国网山东淄博公司:“三无”青年创业记
直到现在,王荣刚还记得,那是2008年春天,30岁的他动了一个念头:自己创业!
可他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“三无”青年:一无资金,二无技术,三无经验,这业怎么创?谁料11年后,他的工厂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万元,不但成了十里八村响当当的富户,还带动附近村620户村民参与进来,形成了年产值40亿元的大产业。
2008年元旦,由于所在电镀厂关闭,王荣刚失业了。一时找不到新工作,百无聊赖的他便跑到邻市的同学家玩。同学告诉提供了一条信息,当地厨房设施制造特别红火,不如试试自己创业。
从那之后,王荣刚便动了创业的念头,但也顾虑重重。一天,他遇到了前来帮村民修电线的淄博供电公司朱台供电所员工武立伟,顺口问了一句:“武师傅,我想开个家庭小作坊。这动力电好上吗?”
武立伟经常到村里检查线路,也认识王荣刚,帮着分析了一下,告诉他:“自已创业是好事,用电上肯定没问题,大胆干吧。”
过了两天,王荣刚借钱买了一台折边机、一台冲压机。武立伟当天上门装表接电,家庭作坊很快开了起来,专门生产厨房用不锈钢水池子。
王荣刚拉上家人白天推销、晚上干活,从正月过年一直干到6月割麦子,眼看着产出的2000多个水池子垛满了屋子,却一个也没卖出去。给他出主意的同学来看他,买走了两个水池子。
“一个240元,两个480元。按10%的利润,这半年我赚了48块钱。”王荣刚有些气馁了。
这天,武立伟到王荣刚的小作坊检查用电安全情况。看到堆满屋的水池子,也替他发愁,考虑半天给他出个了主意:“附近市场都被邻县占严了,要不去广交会看看?”
王荣刚有些拿不定主意:“去广州?好几千里路呢。”但看着积压的水池子,他决定还是“死马当成活马医”吧。
2008年秋天,王荣刚和爱人带上几个水池子赶到广交会,花3500元租了个9平方米的摊位。没想到刚摆开就有客商来询问,3天时间竟拿下了5000个水池子的订单,不到一年净挣了10万元。
到了第三年,看着订单雪片般飞来,王荣刚又发愁了——家庭小作坊明显不能够满足生产需求,他又找到了武立伟:“武师傅,我想在村外建个工厂,还有几户村民也想办厂做厨具,能给架上新线路吗?”
武立伟答复说:“扩大规模是好事,我立即向供电所报告,用电方面一定全力支持。”2011年,在王荣刚的带动下,村里有30多户村民也开起了厨房设施制造厂。朱台供电所了解用电需求后,为村里新上了2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,将线路直接拉到了王营村统一规划的“厨房设施产业园”。
接下来几年里,王荣刚的资本积累慢慢的变多:先后购置了4台先进的数控冲床,3台一流的激光切割机,还有一台大型裁板机、两台折边机;先后搬了4次家,越搬规模越大,成了全镇数一数二的大厂子;来这里打工的附近村民有70多个。他也早已不再只生产水池子,还同时制造商用、家用、医用、环保等5大类90多种产品,畅销全国各地,甚至卖到了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等多个国家,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。
很多村民学会技术也开起了自己的制造厂。武立伟他们也没闲着,电网升级了一遍又一遍,先后为各村新上变压器21台,新架线年,朱台镇各村已有厨房设施加工户500余家,年产值超过25亿元。
2017年,一场环保风暴迅速刮到了这里。按照新的环保要求,这些厨具制造厂大都属于散、乱小作坊,而且生产的全部过程也造成了空气污染。大家担心整个产业面临灭顶之灾。很多企业临时关闭,订单没办法完成,客户迅速流失。王荣刚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:饭碗快保不住了。
当地政府不想失去这个支柱产业,研究拿出了解决方案:对500多家业户进行集中统一管理,引进新的生产设备,全面达到环保标准。很快,各村建起了11个厨具产业园,全部按照环保新标准进行配置。
为了在短时间内为新园区提供充裕供电,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跟上服务,不到两个月完成了所有供电设施建设,武立伟也和同事日夜奋战在电网施工现场。
“环保达标了,机器开动了,还带动产品来了一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。”王荣刚在新厂房里喜笑颜开:不但老客户回来了,还带来了新客户,真是一举多得。
今年3月份,武立伟和同事们又忙活开了:“朱台镇的厨具产业是越来越兴旺了,现在正建设一个占地2200多亩的厨具产业园,我们要提前把电通过去。”恰好王荣刚也到现场看场地,看到武立伟连忙跑了过去:“感谢供电给了我们大展身手的机会啊,现在智能生产线是热门,我们合计着想投资上一套机器人生产线。”武立伟听了也认为这个主意好:“看来咱的厨具制造也进入智能时代了。”
王荣刚说:“没有电可什么事都干不成啊。”武立伟指着新安装的变压器说:“这您就放心吧,我们的电网早就智能了,这电保管敞开了用。”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如今,朱台镇初步形成了有620家制造工厂的厨具产业基地,建起了6个电商营销中心,产品涵盖灶具、消毒、制冷等20多个系列、3000多个品种,年产值达40多亿元。